对于潜在客户微信群维系早就知道,但不深刻理解其价值、作用。昨天建了我公众号的读者朋友群,在群里和200多个同行交流探讨。
本文用5W1H的问答方式,加上部分朋友的观点,我个人的看法,来谈谈潜客微信群的价值和潜在问题。读者朋友姓名昵称都做简化,也仅仅我们对行业新业务的想法,不代表任何公司和组织。
1 WHAT 什么是潜在客户微信群
潜在客户微信群:主机厂或终端门店维系“已留资但未下单用户”的企业微信群。
潜客群的工具基本应用“企业微信”,公司员工流动也不会影响群运营。
已有潜客群品牌:
小鹏潜客群;广汽埃安正佳广场直营店粉丝群;理想准车主服务群;蔚来试驾潜客群。
对于潜客群的作用意义,朋友观点如下:
邓 :我们很多品牌要求建售后群,但是没有什么实际作用。大店一年卖几千台车,建几千个群,那个经理有精力看完,最后客户还是觉得没得到重视,反而起了反作用
某人 :售前群这个必要性真的不大,因为这样也会损失一些一对一接待的服务感,而且只要群里有人带节奏,对用户的影响风险要你付出比平时1v1沟通更大的成本去沟通,整体风险是很高的,而且拉群的由头也很难給,强行拉群显得不尊重,人数多后只能是发邀请,新血液的来源在后续越来越难以为继,用户在群里问问题不能不回,回答的不好引起质疑,更难解释
某人 :效果一定有,你广撒网一定会有收获,但同时隐性的损失不一定能接受,这样的群中,高意向用户是否需要进群呢?其实不需要,因为你不需要这种方式促成成交,那么普通用户在群里能获得的信息很有限的,他能不能通过这种方式变成高意向就有待商榷了。同时弊端的问题可大可小,如果因为这件事产生比较严重的客诉,你对这种方式的积极性打击是很致命的
Eric : 我觉得如果厂家有很好的引导,不会让人产生反感或歧义,那社群还是很值得去做的,毕竟不同级别的客户转化需要周期。这种群就类似于APP或网上社群的一种延申吧,只不过更偏重线索转化,而不是粉丝养成
某人 :这和企业调性也有很大关系,不是每一个品牌都适合做微信群社群。我觉得品牌越宣传自己是高端,定制,豪华,做微信群这种就越不合适,这和企业调性有点冲突
Will :购买意向高,私域当然有用。反之亦然。我加过好几个经销商的售前群,说实话没看出有啥作用…车主愿意加你销售顾问微信,本身就是有一定意向的
我的观点:
新能源汽车商超店销售为主,而商超店的客流特征是:大量客流+低意向用户,很多用户都是进来看看,留资或试驾也不会像汽车商圈用户那么意向高。那么,产生一个问题,商超店大量的已留资客户,怎么维系,怎么保持粘性,怎么增加这类用户对品牌/产品的信息触点?
潜客群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工具之一,是必要的,但是怎么玩,还需要打磨。
2 FOR WHOM 服务对象是谁
潜在客户可以分成3类:
线上或到店留资,但试驾客户,可以建立潜客群;
已试驾但未成交客户,可以建立试驾潜客群;
战败用户还可以建立战败用户群。
对于已成交用户,新势力是在官方APP上建立维系社群,这方面不是本文讨论范畴。
3 WHY 为什么建群,潜客为什么要关注群
朋友观点:
飞宇:用户为什么要增加要没事打开群。
星星:传统的DCC来做社群可能会好点,因为这两年社交工具的改变,从成本和效果上来看,电话触达率低于微信触达率。人员的考核项也更倾向于售前的引客。
小鹏应用案例:
小鹏通过朋友圈广告,申请试驾用户先填写联系方式,再加企业微信。有45%的用户添加了企业微信。通过电话+企业微信方式增加了用户沟通触点。
针对没有打通电话的客户,可以通过企微进行触达,从而实现线索订单率70%的提升;另一方面,在企微沟通后,单月拉取400+微信群,添加了7200+“好鹏友”,进一步提升线索到店率。
我的观点:
传统留资潜客跟踪方式是电话+销售个人微信+销售个人微信朋友圈;电话沟通太硬,频繁的话会引起用户反感,个人微信及朋友圈在销售离职后,信息流失。
增加销售企业微信、企业微信群方式之后,客户会增加微信群的信息触点,多一个触点总比少一个强。如果微信群内容做的好的话,用户也会持续关注。
4 WHO 谁来干,哪个岗位干
朋友观点:
某人 :其实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精力,你让销售做这个他们未必有时间或者意愿的。这件事的利益还是比较难打动区域领导开hc,特别是对成熟地区的区域公司
Cy : 要做潜客社群,需要直营来做,还有资源匹配的,本质也是为了转化
我的观点:
社群维系必须专人专岗,不可能让门店销售再去兼职做,因为不专业、不专心、无法量化考核。可以是主机厂总部社群部门运营,也可以区域社群部门运营,如果是代理商或经销商模式无法总部运营,那就让门店的客服部门或DCC部门运营。
同时应用社群管理软件,降低工作量和工作难度。
5 WHERE 在什么部门、位置干
朋友观点:
Cy : 私域以后就是3个方向:主机厂种草+门店转化+车主运营
我的观点:
我和他一致,他已经很强,说的非常对。同时,私域不仅仅对汽车流通行业,也是全行业的新课题,不要不断模式,不要急,要有耐心去迭代,要试错。
6 WHEN 在什么时候干
什么时候拉群,针对不同用户决策阶段,拉不同的群。
用户仅留资阶段,不管线上或线下,可以拉潜客群;
申请试驾前后,可以拉潜客试驾群;
在一定周期之后(新能源车客户判定战败周期,我不知道),将已购车客户从潜客群、试驾群中拉出来,在官方APP里建专属服务群。
那么,剩下的群,就是战败客户群,长期维系
7 HOW 怎么干
朋友观点:
邓 :汽车行业的微信群运营,把单个群的人数规模控制一下会不会比较好,人数太多容易被负面消息引爆,且回复不及时。客户人数太少多对一也很难长期实行。
东:可以看看蔚来的试驾潜客群,基本上以机器人运营为主,潜客之间不交流,甚至跟管理员都不怎么提问,但群内的官方内容-视频、图片、长图、每日早报、每日直播等都非常好看,不买车都不想退
大白鲨:潜客群变成车主群然后成维权群也有可能
Cy : 潜客群必须价格统一的,不然都是麻烦事。所以直营的好操作,而且还有积分运营体系支撑
Zzzz :社群管理,不单单是销售,这是一门学问,不只是汽车行业
总结以上朋友观点:
一 要做好社群内容
除了上面蔚来试驾潜客群以外,下面是理想潜客群的内容
理想潜客群内容案例:
【理想汽车准车主专属服务群】 ,诚邀您的加入
在本群中,您将收获:
①专场试驾活动信息
②理想汽车最新最全的政策信息和车辆功能信息
③新能源汽车知识科普
④各行各业每天的新鲜资讯
⑤近3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主人公的精彩生活故事分享
⑥更多丰富的社群活动,更有惊喜礼物等你来拿
二 控制群人数规模,200以内最好,甚至可以人数更少。
三 及时邀请成交客户离开潜客群,或不要邀请已成交客户进入潜客群,否则容易变成投诉维权群,影响潜客购车意向
四 潜客全结合积分运营体系,并引导潜客关注官方公众号、小程序,下载注册官方APP,增加触点,将企业微信潜客,进一步引流到官方平台。
五 私域社群运营,是一门学问,对新业务,我们要好好研究、学习、探讨、试验、容忍失败
汽车行业在变革,汽车新零售不是噱头,需要我们不断地互相学习、沟通!